首页

加入收藏

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休闲娱乐

《秋菊》之后,张艺谋最勇敢尖锐的表达

时间:02-11 来源:休闲娱乐 访问次数:114

《秋菊》之后,张艺谋最勇敢尖锐的表达

张艺谋上一部描绘普通百姓生活、批判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电影是哪部?恐怕要追溯到1999年的《一个都不能少》。自新千年之后,张艺谋拥抱古装巨制和历史怀旧题材,逐渐失去了早期对中国民族性和社会矛盾的尖锐思考。直到2023年的《坚如磐石》,他才重拾当代现实题材,但其中展现的官商腐败生态毕竟跟普通人的生活有距离。《第二十条》才真正让人想起张艺谋早期的社会写实作品。环境从农村变成了当代都市,更增加了故事的亲切熟悉感。片中每个人的困境仿佛就发生在身边,相互交织映射出当代中国社会的暗面。表面看,《第二十条》有诸多缺点。它贴着喜剧和家庭的标签,但所有喜剧段落都像是剧本写好后再强行安插进去,与故事核心并不完全相融。家庭温情包裹在冰冷残酷的社会现实中,少了感动,多了悲凉无奈。总体看,这是一部让人心情沉重、陷入深思的电影。视觉风格上,这是张艺谋最缺乏设计的片子。过往张艺谋作品即使故事单薄,也不会缺少视觉创造力,至少能保证基本的视觉享受,但本片的视听语言几乎与电视剧无异。讲故事方面,影片在多人物多线索之间的转换略显凌乱,尤其后段节奏趋于平淡,张力积累不足,降低了高潮爆发的感染力。部分场景和台词也过度直白,煽情说教气息浓厚。然而,细品影片的故事和人物,就能发现这是继《秋菊打官司》之后张艺谋对中国社会最尖锐的揭露和最深刻的反思。法律的公平正义在人情世故、权力压制中丧失殆尽,付出代价的只有秉持良知的好人和底层的平民。在核心主题的表达上,《第二十条》透出发人深省、冲击人心的力量,所以这仍旧是一部好片,尤其在当代中国的创作环境里,更加难能可贵。影片所展现的三起案件里,好人都没得到好结果。高中生韩雨辰为阻止校园霸凌将霸凌者打伤,但由于缺乏证明霸凌的证据,韩雨辰反而成了承担罪责的人,面临立案拘留。公交司机张贵生为保护受到骚扰的女乘客,将行使骚扰的男乘客打伤,却被判定为故意伤害。村民王永强因欠高利贷,长期遭放贷者、村中恶霸刘文经欺压。他的妻子郝秀萍更是被刘文经强奸。为了保护妻女,王永强将刘文经捅成重伤。他被刑拘,面临死刑。三起案件中的“行凶者”对他人造成伤害,却都出于见义勇为或自保,他们的行为有理由被视为正当防卫,但法律都将他们定性成罪犯。相反,案件中的恶人利用权势和暴力威慑,抹去恶行证据,逃脱法律制裁,在与好人的较量中成为胜利者。影片不只展现出善人恶报、恶人善报的道德颠倒,更揭示出背后更黑暗的现实——道德颠倒在当代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。表面上,这看似是个法律问题。刑法第二十条中写明,因制止不法侵害行为对侵害者造成损伤,属于正当防卫。然而在现实判例中,类似影片里的案件都会被判为故意伤害。法律并未行使公平正义,而是僵化地根据哪一方受伤重、哪一方证据更充足做出判决。然而电影想告诉我们,问题的根源并不在法条或制度,而是在人。片中戏份较多的公检法部门人物大都体现出不作为的习性。面对王永强案引发的舆情,以副检察长为代表的部分检察院领导只希望尽快起诉,追究王永强的法律责任,不想费力取证证明刘文经对王永强的侵害。韩雨辰校园霸凌案中的公安也秉持相似态度,拒绝对霸凌情况做更详细的调查取证,只一刀切地将全部责任归咎于韩雨辰。张贵生被判故意伤害,他不服上访北京,影片主人公、检察官韩明却出于自己工作的便利,说服张贵生放弃上访,接受现实。全片戏份最多的公安是韩明的姐夫,一个以自我为中心、得过且过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体制混子。即使是主人公韩明,影片也着力建立他善于投机取巧、阿谀奉承的老油子形象。在法律界摸爬滚打多年,他想的都是如何转正升职,经营人情事故,和稀泥平息舆情,对法律的正义和公平已经习惯性漠视。面对儿子遭受的不公判定,他深谙法律途径走不通,必须打人际关系牌寻求撤案。影片对韩明人物弧的设定是理想主义青年——法律老油条——良知觉醒,但他的油滑世故更让人印象深刻,反而良知觉醒后,人物失去了鲜活感。全片公检法主角中,唯一追求正义的只有检察官吕玲玲,但相比她的理想气息,影片更突出展现她的无奈,被不作为的领导、同事、公安压制,屡受挫折而无力应对。再来看案件中的坏人们。尽管身处不同层级和机构,他们都擅用权力颠倒法律是非。被韩雨辰打伤的霸凌者张科是班里一霸,在他的威慑下,遭霸凌的人和其他同学都不敢出来作证。张科爸爸是学校主任,他包庇自己儿子的霸凌行为,威逼韩雨辰一家认错。欺压王永强的刘文经有一个村霸父亲,不但以霸权威慑村民们三缄其口,靠聚众包围施压检察院判王永强死刑,更想绑架王永强妻子郝秀萍,抹去她被刘文经强奸的证据。班级、学校、村子三种机构,规模从小到大,掌权者却都能凭借权力独立于法律之外为所欲为。更引人深思的是,联想现实生活,类似的人不但存在,且很难被定义为坏人。一个习惯霸凌同学的高中男生,一个因为自己儿子被打而报复打人者的校主任,一个因儿子被杀而寻求让杀人者偿命的村霸,他们混淆黑白、侵害他人、维护自己,这样的人和事在社会中过于常见,以至于他们的行为看起来竟都显得合情合理。同样,韩明、韩明姐夫、副检察长、韩雨辰老师等电影中的中性人物所体现出的油滑世故,村民、班里同学面对恶行的懦弱沉默、借机谋利,在真实生活中也都随处可见。这些看似细微的劣根性构成了社会问题的根源。当大多数人都习惯性地规避责任,漠视法律,当人情事故代替了法治,社会的公平正义从何而来?影片末段展现,所有案件都得到了公正处理,霸凌者和霸权者被绳之以法,正义得以伸张。然而,当郝秀萍必须以跳楼来寻求出路,当张贵生迎来悲惨结局,当吕玲玲挫败失意无路可走,当韩明父子必须看着李茂娟走进看守所,公平正义的结局还有多少信服力?纵观全片,暴露问题的部分展现得浓墨重彩,解决问题的部分则是轻描淡写。执法的懈怠、社会的暗面真实可信,理想的胜利、正义的伸张却更像是皇帝的新衣,引人生疑。从一众明星演员的表演发挥上,也能看出影片对讽刺批判的侧重。雷佳音、张译、范伟、陈明昊、蒋奇明扮演的角色或油滑,或懦弱,或自私,或霸道,他们的发挥都游刃有余,收放自如。赵丽颖、刘耀文和杨皓宇在有限的戏份里也将委屈、恐惧、倔强演得引人共鸣。相比之下,高叶和马丽的表演过犹不及,做戏痕迹较重。这种表演效果的差异更多源于剧作对角色的定位。塑造出彩的角色不是突出了人物的缺陷和恶面,就是执法不公的受害者。相比之下,正义使者和喜剧制造者的角色功能性过强,趋于平面单薄,令表演难显生动。以暴露、讽刺、批判为侧重点,创作者表达了态度,发出了质问: 作为一个生活在当代中国的人,是更容易相信理想主义的存在、执法的公平、正义的伸张,还是当权者的得势、弱势者的失势、人情事故对法律的碾压?看完《第二十条》,恐怕多数人都会感到如鲠在喉,陷入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。
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

标签 : 休闲娱乐